美丽舟山建设简报2022年第14期
消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2022-11-10 16:46 浏览量: 字号:[ ]

● 普陀区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 定海区创新暖企服务助力绿色发展

 

 

    普陀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率先全省完成海岛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开展全门类陆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覆盖全区12个镇街管委会38个岛屿,今年7月完成一个年度周期野外调查,相关调查评估成果9月8日通过专家评审。调查到各类物种2980种,全球新种、中国新种、浙江新种等省域以上新记录种多达100余种,记录相关传统知识290项。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71种,其中中华穿山甲和小灵猫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种群为多年来省内所罕见。

承上启下部署实施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延续调查观测。综合分析研判年度调查数据和相关技术资料,组织专家实地复核,编制延续调查方案。划定9个重点区域,选定100余种国一、国二、省级及地域特色物种为主要观测对象,进行为期3年的延续调查,进一步查明物种群落分布、生境状况、受胁因素等情形,支撑构建生物多样性监管体系。

查改宣一体推进共同保护。坚持调查、整改、宣教相结合,推动形成全民共护良好氛围。发现义乌小鲵野外种群处于无保护状态时,迅速组织职能部门和专家赴现场指导协调;全域调查结束,及时提出对策建议,编制问题信息专报3期。普陀条孢牛肝菌新种发表后,积极科普、推送相关信息,光明日报学习强国、浙江日报等各级媒体争相报道。

 

 

 

 

定海区创新暖企服务助力绿色发展

 

定海区牢牢把握2022年经济工作“稳”字总基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暖企服务助推企业绿色发展。

一、坚持项目为王,审批服务保障落地。一是提前介入,推进项目精准落地。加强部门联动,开展前期环保咨询服务,从“三线一单”环境管控体系、规划环评符合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及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等方面对项目开展预审,提出相关意见建议,确保项目精准落地。目前已帮助审批30个项目,总投资35.37亿。二是整合优化,推进项目快速落地。推行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同一建设项目多个生态环保事项纳入同一环评文件,出具一份环评批复。推进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二合一”,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缩减办理时限,实现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同步核发。加速“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提质扩面,指导服务定海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修编,确保更多优质项目顺利落户园区。三是跟踪服务,推进重点项目平稳落地。实施重点项目专班服务,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带班,组建重点项目工作专班,聘请专业第三方团队,落实专人全程跟踪服务金塘新材料园区、中澳万达等项目。

二、坚持服管并举,指导服务助推发展。一是分级管理实现精准监管。建立企业“三色管理”制度,依托环保E企管平台,将区控重点企业按照企业规模、行业分类、环境风险三项指标综合确定为“绿、黄、红”三色监管类型,分别实施“双随机、近距离、全跟踪”分级监管。目前已完成企业领码580家,红码企业7家,黄码企业60家,绿码企业513家。二是强化培训确保政策直达。借助党建联建、环保协会等平台,通过专题培训、交流学习、以案释法等方式将法律法规、最新政策及时、准确传达至企业,促进企业主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减少企业环境违法风险,今年来开展线上线下培训9次,培训覆盖企业215家次。三是专员指导推动高效帮扶。党员和业务骨干组建环保暖企指导员队伍,与辖区55家重点企业结对,全力提升生态环境服务质效。采用周调度、月进企方式助企开展环境问题和风险排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提供解决方案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目前已帮助企业107家次,整改风险问题111个。

三、坚持制度惠企,帮扶政策助企纾困。一是实施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推动守法意识强、治污设施好、管理水平高的26家企业申报正面清单企业,环境执法部门对正面清单企业实行非现场方式检查或免于检查,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凸显环境执法温度。二是实施轻微环境问题容错免责制度。全面推行生态环境首错免责办法,明确轻微环境问题业及时实施整改的,不作为环境违法立案线索;正面清单企业因非主观过错导致的环境违法行为,主动报告,妥善处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切实为企业减压。三是创立“星期三生态环境咨询日”制度。常态化收集调度企业问题和需求,纳入星期三生态环境咨询服务事项,领导带班坐堂,面对面答疑谋策,无缝链接优势资源和专业技术团队,为企业提供精准优质的一站式闭环服务,今年来服务企业35家次,解决问题41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首页 > 美丽舟山建设

美丽舟山建设简报2022年第14期

消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2022-11-10 16:46:45

● 普陀区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 定海区创新暖企服务助力绿色发展

 

 

    普陀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率先全省完成海岛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开展全门类陆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覆盖全区12个镇街管委会38个岛屿,今年7月完成一个年度周期野外调查,相关调查评估成果9月8日通过专家评审。调查到各类物种2980种,全球新种、中国新种、浙江新种等省域以上新记录种多达100余种,记录相关传统知识290项。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71种,其中中华穿山甲和小灵猫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种群为多年来省内所罕见。

承上启下部署实施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延续调查观测。综合分析研判年度调查数据和相关技术资料,组织专家实地复核,编制延续调查方案。划定9个重点区域,选定100余种国一、国二、省级及地域特色物种为主要观测对象,进行为期3年的延续调查,进一步查明物种群落分布、生境状况、受胁因素等情形,支撑构建生物多样性监管体系。

查改宣一体推进共同保护。坚持调查、整改、宣教相结合,推动形成全民共护良好氛围。发现义乌小鲵野外种群处于无保护状态时,迅速组织职能部门和专家赴现场指导协调;全域调查结束,及时提出对策建议,编制问题信息专报3期。普陀条孢牛肝菌新种发表后,积极科普、推送相关信息,光明日报学习强国、浙江日报等各级媒体争相报道。

 

 

 

 

定海区创新暖企服务助力绿色发展

 

定海区牢牢把握2022年经济工作“稳”字总基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暖企服务助推企业绿色发展。

一、坚持项目为王,审批服务保障落地。一是提前介入,推进项目精准落地。加强部门联动,开展前期环保咨询服务,从“三线一单”环境管控体系、规划环评符合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及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等方面对项目开展预审,提出相关意见建议,确保项目精准落地。目前已帮助审批30个项目,总投资35.37亿。二是整合优化,推进项目快速落地。推行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同一建设项目多个生态环保事项纳入同一环评文件,出具一份环评批复。推进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二合一”,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缩减办理时限,实现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同步核发。加速“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提质扩面,指导服务定海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修编,确保更多优质项目顺利落户园区。三是跟踪服务,推进重点项目平稳落地。实施重点项目专班服务,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带班,组建重点项目工作专班,聘请专业第三方团队,落实专人全程跟踪服务金塘新材料园区、中澳万达等项目。

二、坚持服管并举,指导服务助推发展。一是分级管理实现精准监管。建立企业“三色管理”制度,依托环保E企管平台,将区控重点企业按照企业规模、行业分类、环境风险三项指标综合确定为“绿、黄、红”三色监管类型,分别实施“双随机、近距离、全跟踪”分级监管。目前已完成企业领码580家,红码企业7家,黄码企业60家,绿码企业513家。二是强化培训确保政策直达。借助党建联建、环保协会等平台,通过专题培训、交流学习、以案释法等方式将法律法规、最新政策及时、准确传达至企业,促进企业主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减少企业环境违法风险,今年来开展线上线下培训9次,培训覆盖企业215家次。三是专员指导推动高效帮扶。党员和业务骨干组建环保暖企指导员队伍,与辖区55家重点企业结对,全力提升生态环境服务质效。采用周调度、月进企方式助企开展环境问题和风险排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提供解决方案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目前已帮助企业107家次,整改风险问题111个。

三、坚持制度惠企,帮扶政策助企纾困。一是实施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推动守法意识强、治污设施好、管理水平高的26家企业申报正面清单企业,环境执法部门对正面清单企业实行非现场方式检查或免于检查,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凸显环境执法温度。二是实施轻微环境问题容错免责制度。全面推行生态环境首错免责办法,明确轻微环境问题业及时实施整改的,不作为环境违法立案线索;正面清单企业因非主观过错导致的环境违法行为,主动报告,妥善处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切实为企业减压。三是创立“星期三生态环境咨询日”制度。常态化收集调度企业问题和需求,纳入星期三生态环境咨询服务事项,领导带班坐堂,面对面答疑谋策,无缝链接优势资源和专业技术团队,为企业提供精准优质的一站式闭环服务,今年来服务企业35家次,解决问题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