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五水共治”工作动态2023年第24期
消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12-08 16:25 浏览量: 字号:[ ]

本期导读

◆ 我市以“找寻查挖”行动为抓手 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新发展

◆ 污水管网提升改造 定海区助力城市“血脉”畅通

◆ 普陀区打造“五水共治”实践窗口:锚定“五水共治”主基调 营造“人水和谐”新理念

◆ 新城管委会多管齐下治理返黑返臭点位

◆ 普朱管委会 抓住问题“牛鼻子” 纵深推进“找寻查挖”






我市以“找寻查挖”行动为抓手  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新发展


“五水共治”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推动“美丽浙江”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1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五水共治”“找寻查挖”专项行动,聚焦问题短板紧盯涉水问题不放松,坚持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整治问题,主动消除各类涉水污染隐患,为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提供强有力保障。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县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市控断面三类水以上比例95.2%,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入海河流国控临城河总氮达到控制目标。2022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为51.7%,比2020年提高21.7个百分点。

一、亮点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掀起“找巡查挖”高潮。三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点题,市委何书记调研供水保障,徐市长调研“五水共治”工作并对水质反弹和蓝藻爆发作出批示,分管周副市长部署“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全市拧紧属地政府牵头实施、部门齐抓共管、治水办统筹协调的责任链条,坚持市、县、乡三级联动狠抓落实。市治水办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推进排查整治,各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层层发动,精心组织实施。各级治水干部深入企业和农村田间地头,以主动发现问题为荣,以认真追根溯源为要,以全面整改落实为重,摸清摸细摸实家底短板,掀起“找巡查挖”工作高潮。

(二)刀刃向内,追根溯源,深挖细揪整改问题。市治水办建立健全市级督查、属地自查、县乡两级交叉互查的工作机制,突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短板、黑臭水体防反弹等“十查”重点难点,对辖区进行全域排查和整治,推动治水从“治标”走向“治本”。在自查阶段,注重发动“民间”河长、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检查;在互查阶段,选配精优治水干部组成检查组,开展“四不两直”、“暗访式”、“背靠背”检查,有效破解相互“拉不下脸”、“抹不开面”现象,查准查实问题。2021年以来,全市共排查发现问题4201个,已整改解决4048个,整改率96.36%,有力推动了“五水共治”工作走深走实。

(三)高效治理,强势推动,攻克一批治水顽疾。通过实施“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老大难”河道综合整治、修复水生态缓冲带等工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以来,新建成16条“美丽河湖”、6个“水美乡镇”,普陀水街、新城茶山浦河道等生态治理成效明显。三年的“找巡查挖”和溯源整治,强势推动了一批历史积存的治水问题得到解决。新城新花小花河得到根本性治理,水质稳定保持五类水以上,实现由“黑臭”河转变成景观河;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全面实施管网整治修复,较好解决定海干石览丰产畈河与支河水质反复反弹问题;普陀展茅区域实施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基本消除污水入海问题。同时对长江经济带举一反三问题整改“回头看”,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隐患。

(四)媒体助力,跟踪问效,提升专项行动成效。针对排查出来的重点问题,市治水办建立清单,第一时间交办属地及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对于发现的典型问题线索,及时联系新闻媒体开展暗访拍摄,在《新区聚焦》播出,引导公众广泛关注,倒逼问题整改。2021年以来,市治水办利用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微信河长群、新闻媒体等多批次报道群众参与水环境保护和专项行动,每年制作一期《生态环境警示片》在一定范围播发。舟山“找寻查挖”特色亮点与做法在省《“找寻查挖”专题信息》录用21篇,制作5期“找寻查挖晾晒台”在《舟山日报》专题刊登,5个问题整改《典型案例》被省治水办录用。

二、下一步打算

市治水办将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属地及相关部门加大督促检查、定期调度、帮扶指导力度,确保所有发现问题均能得到有效治理。同时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依托,尽可能将补短板项目纳入其中,增强基层资金保障能力,加快问题整改进度,确保问题整改质量。对已完成整改问题进行“回头看”,常态化开展跟踪督导。对出现反弹风险的问题点位,采用曝光、约谈和通报等形式倒逼问效,确保“找巡查挖”工作取得实效。

(市治水办)




污水管网提升改造  定海区助力城市“血脉”畅通


为进一步改善城区河道水环境质量,减少涉水问题风险,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今年以来,定海区实施城区道路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合理安排提升改造计划。根据年度城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计划,实施城区28条道路及其管网实施改造,建立建设项目负责制,增强项目负责人抓工作落实的动力和压力。

二是强化施工管理监督考核。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市民出行和生活造成影响,在交通主干道项目施工期间,在各个路段,定岗、定人进行疏导交通车辆,设置完工倒计时牌,让社会公众知晓,加强文明施工监督。为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组工作例会。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监督考核。

三是紧扣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目前,昌国路东段(海天大道—紫檀山庄)、纺织厂路(海娃幼儿园—东山路)、解放西路(交通宾馆—城西河路)等14个道路管网项目已完成建设,已新改建污水管网约6.4公里,新改建雨水管网约7.7公里。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文化路、沿港东路延伸段、新桥路、人民中路等在建道路管网项目建设,计划至12月底,累计新改建污水管网7.9公里,新改建雨水管网8.9公里。

(定海区治水办)





普陀区打造“五水共治”实践窗口  

锚定“五水共治”主基调  营造“人水和谐”新理念


普陀区积极打造“五水共治”实践窗口,位于普陀展茅街道黄杨尖村路下徐的“五水共治”实践窗口,近期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举办“寓游于学”的生态研学活动。

该实践窗口以“一线一村”为底、“一馆一区”为核、“一院”为魂,建筑面积140平方米,院落面积400平米,利用空间达300平方米,分为室内展览馆、室外生态课堂两部分。室内空间布局分别为全景展厅、治理展厅、生态长廊、研学课堂四大块,基本实现“参观+研学+体验”功能。室外主要是以植物多样性展示和户外生态空间角为主,是一个面向公众开展宣传的场所。室内展览馆可以全景展示普陀区近年来取得的生态建设成就和“五水共治”工作成效,同时以全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为基础,呈现具有海岛特色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将“五水共治”主题贯穿其中,普及基本知识,宣传治理成果,讲好治水故事,增强工作意识,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五水共治”中来。

实践窗口采用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到主体建筑中,形成一套节能、水循环的生态系统。比如展览馆实体建筑为零碳建筑样板,楼顶采用了强化光伏汉瓦,核心材料面板和背板玻璃采用钢化制造工艺,将瓦片单片重量降低36%,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让太阳能发电效率每瓦提升3%,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率。

这次举办的公众生态研学活动,利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与高新科学技术,通过演示污水处理模型,VR游戏体验等,让广大中小学生深入了解污水处理模型如何净化水质,生态环保厕所和水循环处理配套设施如何工作等原理和程序,同时,也基本展示了普陀区“五水共治”建设成果,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可玩、可观、可感的“沉浸式”亲水体验,进一步丰富节水、爱水、护水意识。

下一步,将持续挖掘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持续打造完善水环境保护治理研学路线,组织和引导公众参与“五水共治”工作,广泛营造和传播“人水和谐”的共生理念。

(普陀区治水办)






新城管委会多管齐下治理返黑返臭点位


王家墩长河位于舟山市新城管委会长峙岛王家墩村,据附近村民反映,河道近期出现水质恶化,水体发黑发臭情况。新城管委会全面调查河道水质异常原因,狠抓整改。

一是截污纳管控源头。修复改造王家墩长河周边区域破损、坍塌的农污管道和窨井,新建污水管13米,更换污水管15米,修复管道75米,疏通雨污水管网500米,接入长峙岛市政污水管网。扩容垃圾中转站污水收集池,提升改造雨、污管网,提高渗滤液收集和外运能力。

二是环境整治促提升。实施王家墩河整治提升工程。拓宽局部河道,清淤约3500立方米,修建生态护岸。彻底清理河道淤泥、清理杂物,提升村容村貌。

三是日常管理强保障。强化长峙岛垃圾中转站日常管理。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垃圾压缩、车辆清洗等作业,确保场地整洁。加强垃圾渗滤液收集处置,每日用吸污车对集污池进行抽排,每周组织人员清理沉积物,确保集污池和污水管网畅通。加强污水管网运维,确保污水不外溢。

(新城管委会治水办)






普朱管委会抓住问题“牛鼻子” 纵深推进“找寻查挖”


为纵深推进“找寻查挖”专项行动,普朱管委会通过自查、互查等各环节直面问题,追根溯源,狠抓问题整改“牛鼻子”,重拳出击,联合执法,强力推动问题整改销号。

一是摸排汇总,列出问题清单。经过重点关注和排摸,梳理出建筑工地临时宿舍有肆意排污等重点问题,并将其列为重点问题清单。多处临时宿舍雨污水管网不健全,肆意排放,造成工地宿舍周边散发恶臭气味,沟渠黑臭水体肆溢。

二是部门联动,加大督查力度。由委治水办牵头,联合城市管理、住建、生态环境和街道办事处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实时现场督办,敦促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实施整改。同时,增加督办频次,加大督办力度,实现有效整改。截至目前,各个问题点位均整改到位。

三是定期回访,力求问题不反弹。各个工地临时宿舍均制定了长效管理机制,对重点排污的食堂、厕所、浴室进行污水收纳或装运并进入污水排放管道,专项整治小组定期“回头看”,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普朱管委会治水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首页
> 治水治污大会战 > 工作动态

舟山市“五水共治”工作动态2023年第24期

消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12-08 16:25:43

本期导读

◆ 我市以“找寻查挖”行动为抓手 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新发展

◆ 污水管网提升改造 定海区助力城市“血脉”畅通

◆ 普陀区打造“五水共治”实践窗口:锚定“五水共治”主基调 营造“人水和谐”新理念

◆ 新城管委会多管齐下治理返黑返臭点位

◆ 普朱管委会 抓住问题“牛鼻子” 纵深推进“找寻查挖”






我市以“找寻查挖”行动为抓手  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新发展


“五水共治”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推动“美丽浙江”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1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五水共治”“找寻查挖”专项行动,聚焦问题短板紧盯涉水问题不放松,坚持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整治问题,主动消除各类涉水污染隐患,为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提供强有力保障。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县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市控断面三类水以上比例95.2%,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入海河流国控临城河总氮达到控制目标。2022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为51.7%,比2020年提高21.7个百分点。

一、亮点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掀起“找巡查挖”高潮。三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点题,市委何书记调研供水保障,徐市长调研“五水共治”工作并对水质反弹和蓝藻爆发作出批示,分管周副市长部署“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全市拧紧属地政府牵头实施、部门齐抓共管、治水办统筹协调的责任链条,坚持市、县、乡三级联动狠抓落实。市治水办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推进排查整治,各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层层发动,精心组织实施。各级治水干部深入企业和农村田间地头,以主动发现问题为荣,以认真追根溯源为要,以全面整改落实为重,摸清摸细摸实家底短板,掀起“找巡查挖”工作高潮。

(二)刀刃向内,追根溯源,深挖细揪整改问题。市治水办建立健全市级督查、属地自查、县乡两级交叉互查的工作机制,突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短板、黑臭水体防反弹等“十查”重点难点,对辖区进行全域排查和整治,推动治水从“治标”走向“治本”。在自查阶段,注重发动“民间”河长、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检查;在互查阶段,选配精优治水干部组成检查组,开展“四不两直”、“暗访式”、“背靠背”检查,有效破解相互“拉不下脸”、“抹不开面”现象,查准查实问题。2021年以来,全市共排查发现问题4201个,已整改解决4048个,整改率96.36%,有力推动了“五水共治”工作走深走实。

(三)高效治理,强势推动,攻克一批治水顽疾。通过实施“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老大难”河道综合整治、修复水生态缓冲带等工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以来,新建成16条“美丽河湖”、6个“水美乡镇”,普陀水街、新城茶山浦河道等生态治理成效明显。三年的“找巡查挖”和溯源整治,强势推动了一批历史积存的治水问题得到解决。新城新花小花河得到根本性治理,水质稳定保持五类水以上,实现由“黑臭”河转变成景观河;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全面实施管网整治修复,较好解决定海干石览丰产畈河与支河水质反复反弹问题;普陀展茅区域实施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基本消除污水入海问题。同时对长江经济带举一反三问题整改“回头看”,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隐患。

(四)媒体助力,跟踪问效,提升专项行动成效。针对排查出来的重点问题,市治水办建立清单,第一时间交办属地及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对于发现的典型问题线索,及时联系新闻媒体开展暗访拍摄,在《新区聚焦》播出,引导公众广泛关注,倒逼问题整改。2021年以来,市治水办利用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微信河长群、新闻媒体等多批次报道群众参与水环境保护和专项行动,每年制作一期《生态环境警示片》在一定范围播发。舟山“找寻查挖”特色亮点与做法在省《“找寻查挖”专题信息》录用21篇,制作5期“找寻查挖晾晒台”在《舟山日报》专题刊登,5个问题整改《典型案例》被省治水办录用。

二、下一步打算

市治水办将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属地及相关部门加大督促检查、定期调度、帮扶指导力度,确保所有发现问题均能得到有效治理。同时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依托,尽可能将补短板项目纳入其中,增强基层资金保障能力,加快问题整改进度,确保问题整改质量。对已完成整改问题进行“回头看”,常态化开展跟踪督导。对出现反弹风险的问题点位,采用曝光、约谈和通报等形式倒逼问效,确保“找巡查挖”工作取得实效。

(市治水办)




污水管网提升改造  定海区助力城市“血脉”畅通


为进一步改善城区河道水环境质量,减少涉水问题风险,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今年以来,定海区实施城区道路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合理安排提升改造计划。根据年度城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计划,实施城区28条道路及其管网实施改造,建立建设项目负责制,增强项目负责人抓工作落实的动力和压力。

二是强化施工管理监督考核。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市民出行和生活造成影响,在交通主干道项目施工期间,在各个路段,定岗、定人进行疏导交通车辆,设置完工倒计时牌,让社会公众知晓,加强文明施工监督。为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组工作例会。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监督考核。

三是紧扣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目前,昌国路东段(海天大道—紫檀山庄)、纺织厂路(海娃幼儿园—东山路)、解放西路(交通宾馆—城西河路)等14个道路管网项目已完成建设,已新改建污水管网约6.4公里,新改建雨水管网约7.7公里。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文化路、沿港东路延伸段、新桥路、人民中路等在建道路管网项目建设,计划至12月底,累计新改建污水管网7.9公里,新改建雨水管网8.9公里。

(定海区治水办)





普陀区打造“五水共治”实践窗口  

锚定“五水共治”主基调  营造“人水和谐”新理念


普陀区积极打造“五水共治”实践窗口,位于普陀展茅街道黄杨尖村路下徐的“五水共治”实践窗口,近期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举办“寓游于学”的生态研学活动。

该实践窗口以“一线一村”为底、“一馆一区”为核、“一院”为魂,建筑面积140平方米,院落面积400平米,利用空间达300平方米,分为室内展览馆、室外生态课堂两部分。室内空间布局分别为全景展厅、治理展厅、生态长廊、研学课堂四大块,基本实现“参观+研学+体验”功能。室外主要是以植物多样性展示和户外生态空间角为主,是一个面向公众开展宣传的场所。室内展览馆可以全景展示普陀区近年来取得的生态建设成就和“五水共治”工作成效,同时以全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为基础,呈现具有海岛特色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将“五水共治”主题贯穿其中,普及基本知识,宣传治理成果,讲好治水故事,增强工作意识,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五水共治”中来。

实践窗口采用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到主体建筑中,形成一套节能、水循环的生态系统。比如展览馆实体建筑为零碳建筑样板,楼顶采用了强化光伏汉瓦,核心材料面板和背板玻璃采用钢化制造工艺,将瓦片单片重量降低36%,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让太阳能发电效率每瓦提升3%,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率。

这次举办的公众生态研学活动,利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与高新科学技术,通过演示污水处理模型,VR游戏体验等,让广大中小学生深入了解污水处理模型如何净化水质,生态环保厕所和水循环处理配套设施如何工作等原理和程序,同时,也基本展示了普陀区“五水共治”建设成果,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可玩、可观、可感的“沉浸式”亲水体验,进一步丰富节水、爱水、护水意识。

下一步,将持续挖掘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持续打造完善水环境保护治理研学路线,组织和引导公众参与“五水共治”工作,广泛营造和传播“人水和谐”的共生理念。

(普陀区治水办)






新城管委会多管齐下治理返黑返臭点位


王家墩长河位于舟山市新城管委会长峙岛王家墩村,据附近村民反映,河道近期出现水质恶化,水体发黑发臭情况。新城管委会全面调查河道水质异常原因,狠抓整改。

一是截污纳管控源头。修复改造王家墩长河周边区域破损、坍塌的农污管道和窨井,新建污水管13米,更换污水管15米,修复管道75米,疏通雨污水管网500米,接入长峙岛市政污水管网。扩容垃圾中转站污水收集池,提升改造雨、污管网,提高渗滤液收集和外运能力。

二是环境整治促提升。实施王家墩河整治提升工程。拓宽局部河道,清淤约3500立方米,修建生态护岸。彻底清理河道淤泥、清理杂物,提升村容村貌。

三是日常管理强保障。强化长峙岛垃圾中转站日常管理。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垃圾压缩、车辆清洗等作业,确保场地整洁。加强垃圾渗滤液收集处置,每日用吸污车对集污池进行抽排,每周组织人员清理沉积物,确保集污池和污水管网畅通。加强污水管网运维,确保污水不外溢。

(新城管委会治水办)






普朱管委会抓住问题“牛鼻子” 纵深推进“找寻查挖”


为纵深推进“找寻查挖”专项行动,普朱管委会通过自查、互查等各环节直面问题,追根溯源,狠抓问题整改“牛鼻子”,重拳出击,联合执法,强力推动问题整改销号。

一是摸排汇总,列出问题清单。经过重点关注和排摸,梳理出建筑工地临时宿舍有肆意排污等重点问题,并将其列为重点问题清单。多处临时宿舍雨污水管网不健全,肆意排放,造成工地宿舍周边散发恶臭气味,沟渠黑臭水体肆溢。

二是部门联动,加大督查力度。由委治水办牵头,联合城市管理、住建、生态环境和街道办事处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实时现场督办,敦促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实施整改。同时,增加督办频次,加大督办力度,实现有效整改。截至目前,各个问题点位均整改到位。

三是定期回访,力求问题不反弹。各个工地临时宿舍均制定了长效管理机制,对重点排污的食堂、厕所、浴室进行污水收纳或装运并进入污水排放管道,专项整治小组定期“回头看”,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普朱管委会治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