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舟山建设工作简报2025年第07期
消息来源:自然生态保护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8-14 15:35 浏览量: 字号:[ ]

定海区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以全省首批“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工程项目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擦亮“友好海岛”和“生态两廊”新名片。

一、智慧监测筑基。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重要生物类群专项调查,完善红外相机、声呐等设备,构建省域领先的海陆空一体化监护网络,实现重要种群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累计记录各类生物物种3189种、发现新记录物种24种。立足金塘岛为珍稀濒危动物水獭密度最高且唯一稳定的栖息地,加强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知名院校等合作,开展水獭个体鉴定和遗传分析,夯实科学支撑。建成东海首个江豚观测站,5个月来共监测到江豚10857头次,其中20头同时同地出现,刷新东海区域记录。

二、重点保护提质。针对调查到的珍稀濒危物种,因地制宜采取人工招引、繁育放归等方式示范打造五峙山“智慧鸟岛”、水獭社区保护地等6个保护基地实施就地保护。同时在重要海岛、“两廊”生态区设置生物多样性友好设施60余处,营造安全友好栖息环境。中华凤头燕鸥、水獭保护经验作为定海标志性成果亮相国际会议和央视平台。

三、价值转化拓新。依托海鸟、古树、本土兰花等珍稀动植物就地保护,结合“两廊”建设,打造马目生态村、觅林古树园等休闲地,建成海鸟科普馆、小鲵特色馆等科普馆6个,串联形成全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科普馆群,推出研学课程15套,开发文创产品20套,打造集科普、研学、文旅于一体的业态体系,释放“生态能量”撬动“绿色增量”。

(定海区美丽办供稿)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首页 > 美丽舟山建设

美丽舟山建设工作简报2025年第07期

消息来源:自然生态保护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8-14 15:35:28

定海区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以全省首批“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工程项目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擦亮“友好海岛”和“生态两廊”新名片。

一、智慧监测筑基。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重要生物类群专项调查,完善红外相机、声呐等设备,构建省域领先的海陆空一体化监护网络,实现重要种群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累计记录各类生物物种3189种、发现新记录物种24种。立足金塘岛为珍稀濒危动物水獭密度最高且唯一稳定的栖息地,加强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知名院校等合作,开展水獭个体鉴定和遗传分析,夯实科学支撑。建成东海首个江豚观测站,5个月来共监测到江豚10857头次,其中20头同时同地出现,刷新东海区域记录。

二、重点保护提质。针对调查到的珍稀濒危物种,因地制宜采取人工招引、繁育放归等方式示范打造五峙山“智慧鸟岛”、水獭社区保护地等6个保护基地实施就地保护。同时在重要海岛、“两廊”生态区设置生物多样性友好设施60余处,营造安全友好栖息环境。中华凤头燕鸥、水獭保护经验作为定海标志性成果亮相国际会议和央视平台。

三、价值转化拓新。依托海鸟、古树、本土兰花等珍稀动植物就地保护,结合“两廊”建设,打造马目生态村、觅林古树园等休闲地,建成海鸟科普馆、小鲵特色馆等科普馆6个,串联形成全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科普馆群,推出研学课程15套,开发文创产品20套,打造集科普、研学、文旅于一体的业态体系,释放“生态能量”撬动“绿色增量”。

(定海区美丽办供稿)